“本是良家浣纱女,何苦家国情仇毁”,由苏州芭蕾舞团创作的民族芭蕾舞剧《西施》受国家大剧院邀请,作为“泱泱国风·舞动经典”开幕演出,于4月30日、5月1日在中国国家大剧院华丽上演。这部用西方的现代芭蕾来演绎中国的传统故事的作品,跨越现代与传统的界限,让中国观众通过传统故事看到“现代”,让外国观众通过现代芭蕾了解中国的“传统”。
足尖魅力演绎苏州气质
作为国家大剧院夏季演出季的特色版块之一,“泱泱国风?舞动经典”汇聚了中国原创歌舞剧,以舞蹈的形式将视觉与听觉艺术的完美结合,充分呈现斑斓亮丽的舞台魅力。而苏州芭蕾舞团的原创民族芭蕾舞剧《西施》正是作为“泱泱国风·舞动经典”开幕演出重磅登场,这也是苏芭版《西施》首次登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演出结束后,苏芭艺术总监李莹女士还进行了演后谈,分享了她与苏芭,与芭蕾艺术的故事。近三分之二的观众留下来听李老师分享,原定二十分钟的演后谈延长至了半个小时,直到剧院清场还有不少观众拉着李老师提问。观众的热情足以体现这部剧的魅力。
足尖跳起的轻盈优雅,曼妙身段舞动的婀娜多姿,以高雅及柔润的民族芭蕾舞在舞台上定格。帷幕缓缓升起后,越女舞动着长纱,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伴随着动人的旋律,淡若清泉的西施款款而来,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音乐令人沉醉……中国古典美的元素与现代芭蕾艺术的精髓巧妙结合,江南水乡、吴地文化中秀气、灵动的风韵融汇至每个细节,既有对古典芭蕾艺术的不懈传承,又有对现代舞韵的执着追求,宛若凝聚了传统与现代并存的苏城最深处的风韵气度——仪态万千、兼容并蓄。
创新理念成就《西施》之路
原创民族芭蕾舞剧《西施》创编于2012年,于2013年1月正式公演。2013年至2014年,《西施》在苏州、南京、曲靖、宣威等城市巡回演出超过20场次。2014年11月,该剧作为大型舞台剧(节)目和作品成功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4年度资助项目,是江苏省三个大型舞台剧目入选项目之一,也是唯一的舞剧入选作品。2015年,苏芭对《西施》进行了全新改版,改版后的《西施》更具姑苏韵味,令人耳目一新。
2016年10月6日至9日,苏州芭蕾舞团作为中新交流的“文化使者”,携《西施》赴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进行了专场演出,并举办了芭蕾讲座、广场“快闪”等一系列文化活动,让优秀的中国芭蕾艺术在新加坡绽放光芒,让新加坡市民感受苏州芭蕾舞团的魅力,加深了对苏州文化的了解,传递苏州人民的友谊……同年,《西施》国内巡演项目获得江苏艺术基金2016年度传播交流项目资助。
从剧目诞生到国内多场巡演,从接连获奖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苏芭版《西施》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无论是在大小剧院的惊艳亮相,还是精益求精的创新改版,每一次都令观众意犹未尽,每一次都让苏芭团队为之骄傲。如今,苏芭版《西施》已成为苏芭芭蕾创作的标志性作品,能够充分彰显苏芭的创作能力和演出实力。
精锐团队沉淀十年苏芭
2017年对于苏芭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苏州芭蕾舞团成立十周年了。这一年他KAIYUN SPORT体育娱乐们的脚步将继续前行,新剧《唐寅》的编创工作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这将是一版具有现代美学意义的《唐寅》,写意的同时将深度挖掘江南才子唐寅的内心世界,通过演绎唐寅功名蹭蹬、风花雪月的坎坷一生,向现代人呈现一个与封建世俗功名制度抗衡的悲怆形象,尽管是历史题材,但苏芭勇于突破窠臼,以极富新意的创作理念为中国芭蕾舞台再添一部中国气质的全新力作,也为苏芭建团十周年献上一份厚礼。目前该项目已经获得2016江苏艺术基金——舞台艺术创作资助。
建团十周年之际,苏芭计划在11月开启原创中国版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欧洲巡演,巡演地区包括荷兰、比利时和法国三个国家八个城市,共计10场演出,同时也会在当地开展讲座等一系列交流活动。先前苏芭曾在波兰、新加坡、卡塔尔、巴林及国内众多城市开展过巡演,此次走访欧洲,定当别具风采,期待苏芭将中国的芭蕾艺术精粹带给观众,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精髓带给欧洲。
在4月30日的演后谈中,在回答观众提问:“为什么苏芭版《西施》2012创作后,至今才来到国家大剧院”?李莹老师回忆了苏芭版《西施》2013年在云南曲靖巡演的情景,“演出结束后,观众久久不肯离场”,这样的场景让她至今记忆犹新,也正是因为观众如此热爱,鼓励、支持着李莹老师把苏芭版的《西施》带去更多的地方,这次来到国家大剧院演出,观众们的热情同样令她感动。
在提及如何将芭蕾舞剧更加普及化,能否搬上电视荧幕这个话题的时候,李莹老师这样回答:“我kaiyun体育安全登录希望芭蕾艺术有更广阔的天地,哪怕只在电视中演一小段,我开云体育客户端都会非常高兴,芭蕾艺术需要舞台,也需要更多媒体渠道的关注,期待有更多观众走进剧院观看芭蕾舞剧,也期待荧幕中有更多芭蕾艺术展示的机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欣赏,应当是芭蕾艺术发展的方向。”
评论列表